零点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日志杂文汇总一(第1页)

知与不知

言中华之文脉,其文字甚多,吾观其特点,可概之“体系”二字。其非文脉之体系,而是中华文明本身的呈现或追求的即为一个“体系”。若论及,何以为中华文脉,却不敢恬言,略以昨日酣然所得故事三则,以做窥视。原本粗浅,羞于言之于众,然思之所得,弃之可惜,权以鹏游蝶梦观之。

听山

一地,闻其百里之外有一高山唤“云天”。所去之处河流山谷相连,无人可及。猎奇探闻者不绝,传其此地一茶馆的主人知此山,每有人问此山为何样貌,必详之于其描述雄雄壮美之态,并常以一张高山之画示之,其为唯一一个去过并回来的人临终前给予的。此人与其从小相识,一生未对其有过片语妄言,茶馆的主人对其深信不疑,所以言之凿凿,听者则毁信参半,对其知与不知,无从辨别。

看山

一日,一地,一茶馆之主来至一传闻中的高山脚下。观其外貌,雄雄壮美,言语描述均不可及,呆望良久而返。后每有人问之,则无法对其尽述,便将所去之路径赠予来人,但芸芸众人无一再到过此处,也无人再见过此山,对其知与不知,无从辨别。

飞鸟

一天,一地,偶然一飞鸟,拾其一人飞入高空,跃其百里来一山中,盘旋数日当归。落地后飞鸟不离,其人久不进食,饥饿难耐,将其烹之。食后方知其骨如人骨,其肉如人肉,若以人之躯化其形,也可飞入高山之中。但终不能制出如飞鸟之物载其在入山中,更不能将己之躯化为飞鸟,知与不知,无从辨别。

言之不及思之一二,思之所得也只寥寥,若停笔之时有人续之,甚美,吾之心愿。

——————(上章回复)——————

艺术的目的

关于艺术的定义,我们在以前以有过相关描述。在此再简言概之,艺术即“所有思想的结晶”。对于文字上的转可能与我们之前所述不大相同,但在其本意的表达上,应不会相矛盾。既以此为定义,对其艺术的目的为何,我们就可思之一二了。

艺术源于思想的结晶,而一个人的思想是有好坏之分的,那么是不是说其艺术也有好的和坏的之分?这种好坏是其反映的本质而论,并非层次的高低。这种好坏之间,是否与一个人思想的好坏简单的一一对应。进而思考艺术的目的,即为了艺术而艺术,还是为了道德而艺术,就成了一个颇值得讨论的问题。

在其泛泛而谈之前,我们不如先来一起思考一下,艺术所表达出的到底是什么。人类的艺术传达出的是一种必然纯洁美好吗?人类的痛苦是否无法传达出一种艺术呢?或者通过痛苦表达出来的一定是一种坏的艺术。那么,是否能通过美好表达的,就一定是一种美好而高尚的艺术呢?人类自身就不完美,为什么感觉通过人类思想而表达出来的艺术是完美的呢!这是不是有些可笑,如在简单的与一个人的整体思想连接到一起,就未免太过愚蠢了。一个人整体的思想可能是美好的,但这样一个人其创作的艺术可能是一件好的艺术,也可能是一件坏的艺术。这都是一种不同的真实反映,没有一个美好到完美的人。同样一个人的整体思想可能很丑陋,但他同样可能创作出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也同样可能创作出一件坏的艺术作品,而这些都是源于人的本性,也都是人类本性最直接的,系统的,自然本态。

为了艺术而艺术是其艺术的根本,是这种自然本态的直观反应,是先于道德的艺术本质。通过艺术展现出的艺术作品在人类道德标准的修饰下,作为一个有助于自我提升的工具,则为一种人类责任。这其中包含了所有参与者,甚至于作品本身。这个过程中的一切掩饰都没有任何必要的意义。

——————(上章回复)——————

不可感知

人可感知自身和外界。人通过自我的感官感知外界,并通过外界返回信息于自我意思,并以此来定义了可感知与不可感知。没有类似于我们这个感知过程的事物,我们就称其为不可感知外界的事物。如一块岩石,我们就认为它不可感知外界。而动物之间虽感官大不相同,但却和人的感知过程类似。所以人们认为动物们是可感知外界的。这种看似简单的标准在人们看来却很有效,其中存在的舛讹常被有意无意的忽视掉。

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看时,其感知是作为整体的感知存在着。而这整体的感知并非感知的整体。也就是说在人身上有很多感知是不被其察觉的。这个现象并不新颖也不少见,只是我们很少真正深入的去思考过它。而常将其用一种“不自觉”这类模糊的词汇表达后,就将其合理化和淡忘了。这种不自觉的感知循环对人自我的影响,是否也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人的自我感官感知外界,并通过外界返回信息与自我意识。”这个过程一样简单明晰。人们对此领域的研究实在少的可怜。已有的几个研究方向也止步于起步阶段,近百年来也未有什么新的建树,由此可见那个人们理解的看似简单的感知过程,也许并非真的那么简单。

个体的感知常被整体的看待。在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通常也会更习惯于将其以一个整体的感知个体加以对待。而这个看似整体的感知并不完整。我们并不是在说上文那种不被察觉的感知,而是这个看似个体的人的整体感知的不完整。如它最具意义的初始阶段,那时的感知是否如人们之后的感知一样,是否会有自觉这一类的感知存在……,这一系列非常重要的信息,人们并无法获得,没有一个人可以记起三岁之前的记忆,也无法获得这份感知。虽然我们可以在物质层面上理解其原因。但这并不合理,至少没有什么必然的合理性,只能归于它就如此这种不完美的解释。

所有人的感知都是通过感官实现的,人没有眼睛就看不见光线,没有耳朵就听不见声音……。所以人们将这种感知定义为了,人们可理解的事物的感知。并定义出了感官一词加以概括一切,并以此来做为分辨标准。但正如我们前面想要说明的一样。这种感知过程并不完善也不一定是必须的。抛开狭隘的视角,我们会很容易的现到,如可直接感知物体的存在状态,视觉就不是必须的。如可全息感知事物,一切感官就不是必须的。这种感知是否能以人们理解的那种感知过程解释呢?并没有必要一定将其否认。但此种解释一定是复杂、繁琐、不完美的。

——————(上章回复)——————

感知的喜好

感知是一个人进行提升的途径,如若大体上进行划分,可分为内感知和外感知两大类。既对自身沉淀的心境和对外部事物观感的领悟。虽本质上都是对自我的提升或改变,但是路径上却有不同。求于内为一种自我的必然,而于外为一种境遇的偶然。所以区分上并不困难,易于理解,也没必要将其统一。知其本质上是一致的即可。

感知分内外也分善恶。在“境遇”一文中我们已对其不同的环境影响下,人自身的行为有过分析,在此我们也不打算再复述。今天我们主要想讲的则是人内心感知与外界感知间细微的交织过程,而非宏观的表现。

人于内感知的善恶沉淀,形成了人的内在自我的善恶标准。而对外部事物的感悟则时时对其内在自我的善恶标准进行着改变,这种改变是不间断的,虽然人的内感知的自我沉淀是在特定时间点上才会进行,而外感知这种对周边事物的获取则是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当一个人内感知的美好即自我内在的善受到外部美好事物的感召,折射出的是人世间一切至美的本质,而当一个人内感知的善,与外部的美好事物相冲突,这份善会变成带有少许遗憾和欣慰的满足。

当一个人内感知的美好初识外部的阴暗事物时,若接受了事物感知上的吸引,将会无掩饰的表现出来。因为这时阴暗事物的本质还不被其所了解。在其表现上与其内在美好事物一样自然无遮挡,而当一个人那感知的美好并不接纳这种外部的阴暗事物的吸引时,一种无法停止的愤怒将会滋生。

当一个人内感知的阴暗,在其外部美好事物的感召下有其松动,则为人性中无法被泯灭的美好的苏醒。而当一个人内感知的阴暗对其外部的美好事物无动于衷。则这外部美好的事物将被扭曲恶化,不在其内心有任何美好的展现。

当一个人内感知的阴暗被其外部阴暗事物唤醒后。内在的渴望与虚弱将在内外矛盾的遮掩下进行丑恶的行为。而当一个人内感知的阴暗,对其外部的阴暗事物相抵触时,这种阴暗事物的丑陋性将在其内心呈现,人自性的反醒,将会把心底的美好再次唤醒。

——————(上章回复)——————

责任本质

人一般都会多多少少的感觉到自己是有一丝责任的。这种责任感知乎也是人的特点之一。但这责任来源于何,或者说这种责任感的依据是什么?这似乎就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容易回答了。而且人们口中常常呼出的那些答案也并非那么可靠和理所当然。要知道责任这一词之所以看上去有些神圣,是因为责任的背后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说准确的目的。而这个衡量标准不能来自个人的欲念和狭隘的偏见。是要以人类对所有美好的向往为标准的。以此衡量人们是否还能真的很轻易就说明白他所自认为承担的责任本质和为之确认的依据吗?!我想这时大多数人是否可以认同我们之前说的,人的责任并非一个看上去那么简单就可轻易回答的问题。

责任的本质属于人类行为的一部分,既人类行为中的一部分我们将其称为人类责任或人的责任。这一部分能被称为责任的行为,必是趋于善的。我们不能将杀害一个无辜人称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所以责任的本质正确完整的定义应该是人类行为中目标趋于善的一部分行为的本质。而责任则为人类所有目标趋于善的行为泛指。责任本身有大有小,有主有次,这是一种责任的细分问题,不在我们今天对责任本质的讨论之中。我们即以将责任的本质定义为一种人类的行为本质。那么我们就可大致上将其划分为两方面,既自主与被动。而这其中又可进行再次划分,我们下面可以一起进行一下这个工作。

当一个人明确自己的对其自身的意识,我们可以称其是具有自主性的。这种对其自身意义的判断不再来源于外界。当一个人具有了这种自主性后,不再需要其他第三者的引导就可独立自的去完成向其所设目标靠近的行为。如这些行为的最终目的为其善。则属人类责任或人的责任范畴即自主性责任。这时一个人的责任,具有其自的自主性,他可以在这种自主性的行为规范下独立来完成其行为。也可以以此规范来在其可能的情况下引导其他人一起共同完成其行为。当他在自身行为的规范下来同时引导他人,即自知而育人,则为一种自主的主动责任。

当他在自身行为的规范下无意去引导他人。对其外界的影响只在其行为本身的范围内。则他对外界的引导性和其外界对其的跟随都是被动的。即这时的责任表现为一种自主的被动责任。

热门小说推荐
原始兽妻生存记

原始兽妻生存记

原始兽妻生存记最新章节列小说原始兽妻生存记浣晓青著原始兽妻生存记全文阅读男友劈腿分手,蓝若歆出海旅游散心却不慎掉入海里穿越到一个孤岛上。岛上有兽人,半兽人可全都是绝种的猛兽进化而来蓝若歆看...

投桃报你

投桃报你

晋江VIP20231130完结总书评数1712当前被收藏数12349营养液数2277文章积分116272544文案中秋月圆夜,赶上季老夫人八十大寿,为图喜气,长辈特地在当日给以桃说了门亲。德国海归,一表人才,双方都满意。相亲相到一半,季宗良回来了。小辈儿们纷纷起身,恭恭敬敬,喊了一声又一声的小叔。陈以桃混在人群后面,埋着头,紧张地捏着手指,也没出声,假装自己是个隐形人。大家在前面说了什么,她没听清,但最后一句,她听清了。季宗良随手把胡萝卜往碟子里一扔,对着金丝笼里的鹦鹉说,想你想到睡不着,特地飞回来看看你,结果连个声儿也不给我出一个,没良心的小东西。转身上楼的时候,季宗良从后面绕过来,陈以桃避闪不及,慌慌张张地喊了一声,小小叔。季宗良爱答不理地从嗓子里哼出一个嗯。送走相亲对象,陈以桃逃似回到自己屋里,砰地一声关上房门。五根葱白的指紧捂在胸口,细微地喘着粗气。就在这时,床头的台灯突然亮了起来。季宗良半倚在她的床头,手里把玩着一把女人用的小巧精致的桃木梳,他胸前的衬衫散开着,只歪七扭八地系了两颗纽扣。灯光亮起的一瞬,他的目光从木梳上缓缓移开,看向呆愣在门口一脸震惊的陈以桃。季宗嘴角淡笑的弧度凝固在这一刻。他阴鸷眯眼,把木梳朝她懒洋洋地一指,是我动手,还是你自己分。36岁×22岁呼风唤雨霸道阴鸷×软萌乖巧清冷自持那年大雪夜,壁炉前,陈以桃跌坐在他腿边。胆怯震惊的眸中蓄满泪水,四叔是想要我吗?季宗良慵懒支着下颌,靠在沙发上抽烟。另只手扭过她小脸,滚烫指腹流连在娇艳欲滴的唇瓣。半晌后,他说是。四叔想要,你给吗?传闻季宗良拥有一座私人小岛,每年春天都会前去小住几日。没人知道那座小岛的具体位置,甚至有人猜测那是四爷的金屋藏娇。直到有天以桃划着小船,误闯了那片桃花岛。老男人独宠老男人吃醋老男人步步为营内容标签情有独钟天之骄子婚恋业界精英甜文轻松主角陈以桃,季宗良┃配角┃其它一句话简介老男人步步为营立意活出自己的人生...

九界农场

九界农场

作品简介本文无男主九界之主,慢慢成长路。吴思琪是一个努力生活的小北漂,一觉醒来得到一个农场,农场可升级,功能也越来越多。不顺心的现实生活中,吴思琪靠吹牛装比来让自...

真少爷进化为玄鸟后,联邦傻了

真少爷进化为玄鸟后,联邦傻了

简介关于真少爷进化为玄鸟后,联邦傻了褚禟穿越到了一个以兽人为主的星际,成为了现实中的真少爷。这是要搁以前,他能兴奋地跳起来,但是现在嘛?呜呜他要联姻了。假少爷的兽形是珍贵的人鱼,不但长得漂亮精致,还能够安抚兽人暴躁的精神力,是个万人迷,联姻是不可能的。真少爷的兽形是只长不大的小鸡仔,既无战斗力,也无安抚力,用来联姻正好。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个极好的安排。直到某天,他变成了穿梭于浩瀚星海的玄鸟。世人皆说,褚禟是荒星走出的奇迹,是联邦的弃子,是帝国的新星。联邦与帝国的联赛上,褚禟被假少爷的迷弟迷妹围攻,他以一己之力,干翻全场,满场寂静。联邦你这么厉害,早说呀!痛心!毫无预兆的虫族入侵,在帝国战场的最前线上,众人瞩目之下,褚禟当场进化为玄鸟,与皇帝并肩战斗在最前方。帝国殿下看我!看我!...

重生军工子弟

重生军工子弟

工业革命之后,欧洲科技展数百年,新中国成立不过几十年。普通科技产业,我们需要埋头追赶在高精尖端领域,我们需要弯道车。作为一名在军工单位奋斗了数十年的技术人员,谢凯重生了,回到了那个改变了他跟很...

九个绝美师姐太宠我了

九个绝美师姐太宠我了

作品简介玄天门最强小师弟,江浩带着一纸婚约,潜龙入渊,纵横花都!他拥有九个国色天香的师姐,各个都是宠弟狂魔,投怀送抱!和我比医术?阎王让你三更死,我可以留在到五更!和我比财力?我师姐个个身家百亿,她们的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