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9节(第2页)

萧可把手机放回他衣袋里,打趣道:“真看不出来,原来你还挺体贴的。”

事隔数年,韩熙林已经想不起更多细节了。只依稀记得,当时是朋友随口答应了老板的要求,但之后又神游天外,彻底忘了这回事。他不想失信于人,便应付了一下。

懒得再提这些琐事,他改口问道:“你是下周进剧组吧?要不要找个助理照顾你?”

拍前几部戏时,萧可都没住剧组,而是和韩家父子同住,反正住处有保姆,就没请助理。上一部电影他既是主角又是导演的好友,工作人员对他格外照顾,也不需要另找助理。至于现在,萧可怕仓促间招到不可靠的人,把自己的私事捅给媒体,便拒绝道:“不用,导演说会多找几个公共助理,杂事还会另外安排人来做,足够了。”

见他说不用,韩熙林也不再坚持。一边开车,一边在心里调整工作计划,准备在他离开之前,尽量把时间空出来。

没有萧辉光在旁边盯着,接下来的几天里,两人享受了一把小别胜新婚的乐趣。但好景不长,一转眼的功夫,便到了萧可去部队体验生活的日子。

由于监制和编剧老云的精益求精,身为男主的萧可必须在邻省的新兵连待上半个月,再到特种兵训练营另待半月。

除了可以独居之外,他的作息训练都跟着连队走:早上六点准时出操,半个小时后收操,打扫卫生整理内务。七点半吃早点,八点训练,一直到午饭前十分钟结束。休息到一点一刻,继续训练到六点,之后吃晚饭,九点半准时睡觉。

虽然他不用做完全套训练,只要练出个架势就好,但单是这一点,也足够辛苦。生怕萧可坚持不住,老云还专门跟着住进了连队,方便就近给他打气。

但老云却是多虑了。有剑术的眼力和底子在,萧可对步伐仪表、射击体能等练习上手都很快。没几天功夫就学得有模有样,往人前一站,俨然一副精锐老兵的风范。不但让云老彻底放心,还把大部分正经的新兵给比了下去,看得连长唉声叹气:这么好的苗子,怎么就不是他的兵呢?

众人都对他称赞有加,云老还亲自操刀,让监制发了篇新闻稿,称赞萧可为了角色如何努力如何拼搏。稿子一出,外界对敬业的萧可更是好评有加。只是,他本人却对文章里塑造的那个隐忍形象有点汗颜。

虽然必要的时候愿意努力,但因为前世长期静养的缘故,本质上他是个喜欢闲散的人。这种高强度又一成不变的日子,撑上一两个月没问题,时间一久却绝对受不了。

在晒黑了一个色号之后,萧可结束了在新兵营的训练日子。前往特种兵训练营前,他请假一天去了趟S市,参加博古斯比赛的初试。

☆、第83章

这时,《弹剑歌》恰好播完一轮。整部剧看下来,除了心机深沉但让人恨不起来的女主,在一干男性角色里,观众们对萧可饰演的白衣剑客项子玉印象最深,连男主都要靠后。

这位风采卓绝的楚国后裔,在意识到夜宗的所谓光复六国实际是搅乱天下。但百姓们只要日子过得好,并不在乎谁当皇帝、也没人缅怀昔日的六国君主后,恍若大梦初醒,决心摆脱这一切。

他本来有机会可以远离是非,仗剑天涯。却因为放不下师徒情谊,在朝廷禁武围剿中为师父挡箭而死。平时鲜有笑容的项子玉,在临死前那个如释重负的微笑,令观众既心疼又唏嘘。

照曾导预期,这个角色应该会比较讨女孩子喜欢。但出乎意料的是,片子播出之后,在官博和各个论坛留言讨论项子玉的男性观众居然占了一半左右。曾导和助理探讨了几次,最后得出结论:这种武功高强身世坎坷冷面心热又不幸英年早逝的角色,其实属于男女通杀款。当然,能把角色演活让观众如痴如醉,首功当属萧可。

早期的讨论大多以轻松为主,比如“数一数角色们总共夸了项子玉多少次”这种统计小游戏。在角色死后,观众们哀嚎之余,各种解构分析小论文层出不穷,每天都在刷新,条理分明鞭辟入理。让曾导一度怀疑,这部剧到底是不是自己导的,否则里面怎么会隐含了这么多他自己也不知道的寓意。

《弹剑歌》的收视率开盘不高,连1都不到。但随着口碑传开,后面几天急速上升,从此高居榜首。首播完毕统计时,平均视率破3,是春节档里当之无愧的视率之王。

有意思的是,许多因为谍战剧记住萧可的大叔大妈们,一开始不想看武侠片。后来听说萧可的角色死了,纷纷纳闷:好人怎么会死?不是应该活到最后吗?奇怪之余,赶紧到网上补前情。于是,这部剧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别的剧都是年轻人在网上追,年长的人守在电视机前看,但《弹剑歌》却是刚好相反。

这部剧的成功,也让许多业内人士意识到,只要剧本精彩,演员合适,哪怕没有过多三俗情爱纠葛桥段、人物偏离传统喜好,也能获得观众认可。

借助电视效应,萧可回S市参加比赛的消息甫一传出,不少观众千方百计打听到比赛地点,纷纷赶来围观。往年基本默默无闻、只有厨师界才会关注的初赛一下子变得声名大噪。见状,作为协办方的烹饪协会不禁萌生了请萧可出任赛区形象大使的念头,决定等比赛结束后找他商量。

因为场地有限,参赛人数过多的缘故,比赛分上午、下午两场举行。评委们逐一给选手的菜品打分,到最后再根据分数排列评选出六名候选人,在六月时参加亚太地区的选拔赛。

这一期的指定食材是鱼,按照规定,选手们要在三个小时内完成一道菜肴。

根据抽签排位,萧可被安排到上午。把所有水箱转了一圈,在主办方提供的各种鲜鱼里,他选择了一条已经吐净泥沙的黄河鲤,准备做一道糖醋鱼片。

有别于普通糖醋鱼整条烧制的做法,萧可先将鱼抽筋剔骨,片成小片,放碗加料腌制。等入味的功夫,他将新鲜蕃茄去皮,切块放进搅拌机打成浆,倒入高压锅熬煮到果肉与水份彻底融合,再改为细火慢煮。

等酱汁变得足够浓稠,颜色由粉转艳,红艳得像挂了糖浆的山楂果,萧可又慢慢加进红糖板粟粉勾成的芡水和鲜榨柠檬汁,调至均匀后,定时熬煮。

接着,他上锅倒油,将鱼片裹上一层面浆,在六成热的油锅里快速过了两次。待表面变得酥脆,沥油起锅。

这时,蕃茄酱也好了。萧可没有等晾凉,也没用传统浇盖的方法,而是趁热把鱼片一片片挟进酱碗,耐心地依次挂汁,再装入长盘,摆成波浪起伏的造型。

鱼片放好后,他用烫发的木耳拼出一条小鱼,加上挤成圆形的蕃茄酱、刻出细缕的笋片,一起点缀在边缘。乍眼一看,就像一条鱼游弋在被朝阳染红的海面,赏心悦目。

经过工作人员的传递,待这道糖醋鱼片端到评委面前时,温度恰到好处。既不会烫口,酱汁也未因低温而产生凝滞感,依旧鲜润通透。甜酸味配合着浓馥的鱼香,在众多同样香气扑鼻的菜肴里越众而出,一下子便抓住了评委的眼球。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