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9节(第2页)

只可惜,他忘了面前这家伙近来很擅长得寸进尺。窥着萧可神色平静,韩熙林以退为进地问道:“小可,原谅我好吗?我这就向你赔罪。”

嘴里说得老实,他手上却很不老实。等签完剩下的几份文件,萧可已经被他弄得气息紊乱,眼中更是蒙上一层情动的欲色。

“灶……灶上火还没关……”萧可断断续续,好不容易才把话说完。

韩熙林索性托住他的臀部,大步走到厨房,一下子切断了所有开关。

萧可双腿紧紧盘在他的腰间,来不及再说什么,衬衣便被解开,背部也抵到了立柱上。夕阳斜斜照入,映在韩熙林眉间,让本就炽烈的眼神愈发火热。

“你这两天太过份了。”萧可气喘吁吁地说道。

韩熙林吻去他额间滑落的薄汗,同样粗喘着回答:“有吗,我倒觉得还不够。这个时候该叫我什么?是你主动,还是我‘帮’你?”

形势比人强,为免再吃不必要的亏,萧可很识时务地配合道:“哥、哥哥……”

“乖。”

被贪心不足的韩大董事还要还要地又索取了一夜,次日,萧可联系了望眼欲穿的丁海立与倪广,准备出门前才发现,别的地方倒也罢了,自己颈间乃至手臂上都有吻痕,完全不能见人。

在心里狠狠把韩熙林骂了几遍,无奈之下,萧可只好在三十几度的天气套上半高领线衫,又配了一副护腕,总算是把痕迹都盖住了。

好在他是明星,虽然这打扮不合时令,但员工看见后也只在心中暗叹时尚这东西真奇妙,完全不按气候来,并未联想到其他方面。

心虚的萧可见员工们都神色如常,渐渐的便也泰然自若起来。给丁海立示范了一遍新菜谱,又和他讨论小份例菜的事。

丁海立说:“自从上次那个做螃蟹的节目播出以后,每天都有客人打电话来问订餐的事,很多人都问近期有没有优惠活动。不如,我们也学其他餐厅,搞几种套餐,每种来上五六份小份菜品?”

基本上,中高档餐厅都有套餐推出,菜品从十几种到几种不等。唯一相同的是,每种菜品的份量都是少而精,大概就普通人两三口的量。

想了想,萧可说道:“为了保证味道,份量再少也得单独做,价格还是下不来。”

“和我们定位相似的餐厅,套餐价基本在五百到一千多不等。我们按如果定在六百到八百之间的话,相信食客也能接受。”

虽然这已经是人均消费折半的价格,但想到开业那天来看自己的小粉丝,萧可觉得,这价格对她们来说也够呛,想看看还有没有进一步的压缩空间。

听罢他的意思,丁海立为难道:“小萧老师,我们餐厅的定位本就来是中高档,而非普通消费者。而且我们用的都是真材食料,每天保鲜空运,也是一大笔支出。如果定价再低,那就是赔本赚吆喝了。如果生意不好,先拉拉人气倒也无妨。但以我们现在的客流量,完全没必要这么做。”

账务支出虽然是韩熙林派来的人在管,但在餐饮业做了二十来年的丁海立,对各项开支门清。一眼就看到了弊端,力劝萧可打消这个念头。

萧可却是默然不语。微博上三五不时就有小姑娘留言说,为了尝到他的独门大菜,兼了几份工,攒了多久的零花。他虽然劝过几次,却并不管用。

再者,他也有想让更多人分享美食的私心,并不希望价格成为阻碍他们的门槛。

沉吟片刻,萧可忽然想到古代的一种“套餐”,灵机一动,说道:“老丁,我们可以这样:不必硬性规定是什么套餐,随机将某桌客人点的正餐分一点出来就好。这样一来,既不必特地再做一次,免去费时费工的麻烦,又能保证菜品的丰富,相当于花小钱,尝了一次小型宴席。”

丁海立一时没拐过弯来,疑惑地问道:“可这么一来,其他客人点的菜不就少了么,这是让多花钱的客人吃亏啊?”

“如果要加小份,那在炒菜时多下一点食材不就好了?这么一来,双方皆大欢喜。”

被他提醒,丁海立这才反应过来,不好意思地正了正头上的白帽子,说道:“对对,是这么个理。小萧老师,还是你有招。餐饮最重要的是客流量,如果能靠这种小型宴席吸引到更多更稳定的客源,那我们就能开分店了。”

萧可还真没想过分店的事,被老丁一提醒,不禁也憧憬了片刻,才说道:“我们先把这一家店做好,将来一定会有分店。”

两人商议片刻,决定按菜品多少来定价,价格从三百元到六百元不等。这么一来,最便宜的相当于普通餐厅人均消费的两三倍,最贵的也就是御膳宫人均一半不到的价格,工薪阶层完全负担得起。

恰好这时,倪广带着企划书来了。听说不但要出新菜,推出的小型宴席还是这么个新鲜玩法,顿时大感兴趣,马上在企划里加了一项。末了又问,这种新套餐要取个什么名字?

“叫飞宴吧。”萧可说出了古代的那个名字。见众人面有不解,又解释道:“就是菜品从别桌来到自己面前,比叫端宴或者拼宴好听吧?”

“没错,好名字,又有趣又别致,保准食客听一次就记住了。”倪广连声说好。

由于粉丝催得紧,见萧可对企划书没有异议,今天又难得亲自掌勺做了新菜。倪广索性趁热打铁,把早已联系好的美食摄影师给叫了过来,马上开拍。

拍美食是个细致活儿,调光、打灯、道具,缺一不可。倪广合作的这位摄影师小有名气,以前拍过不少烘培课堂,经验丰富。今天到了御膳宫,连声感叹这是他拍摄生涯中最省心的一次。

无需费心摆盘调色,也不必刻意营造什么温馨愉快的就餐氛围,只要如实将菜肴的色泽记录到相机里,就能给观众带来最原始最直观的美食冲击,引人食指大动。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