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节(第2页)

韩熙林也帮着布菜:“这位师傅有没有说过他的来历?”

东吴时期还没有菜系之说,萧可想了想,依稀记得老御厨虽是带艺入宫,但之后按皇室菜谱学了十几年。如果非要分派系,那么应该算是皇家的,“他自称是皇室御厨传人。”

“御厨?”韩熙林愣了一下。

打着御厨旗号的餐厅不知有多少,韩熙林四处找美食那阵子,就吃过不下十家号称某某朝正统御膳传人的店子。但基本上都是挑选名贵食材精雕细琢而成,匠气过重,鲜美不足,并不见得有什么特别。唬唬外行人可以,但要骗韩熙林这种不惜工本只求美食的人,火候还远远未到家。

现代好吃的东西多不胜数,极度发达的交通能让人吃到来自全球的美食。当然,越是上等的食物,价格也越是不菲。普通人能分辨好吃与不好吃的区别,但只有尝遍顶级食材的饕客,才能品尝出好吃与更好吃的细微差别。

韩熙林当初之所以能在短短两年内获得美食圈前辈认可,被人在美食评论家前加上资深这个尊称,从某种角度讲,完全是拿钱砸出来的。普通吃货可没他的财力,做不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法养刁舌头。

经过顶级食材的洗礼,韩熙林知道,能用普通食材做出极品美味的萧可,手艺有多么了得。但要说这是御膳——自清朝被民国取代之后,紫禁城御膳房世代相传的皇家食谱《玉食。精诠》就湮灭于战乱之中,这么多年都没人知道下落。

如果萧可那位师傅真有来历,学到了这本传承数朝、经由历代御厨添增修订的御膳食谱之精髓,那必定是一代大家。

但韩熙林想了又想,以他过目不忘堪比复印机的记忆力,还是想不出哪位美食大家是以擅长烹饪御膳而著称的。

不过话说回来,《玉食。精诠》失传,也就是说谁也没见过。那么——又有谁敢保证说萧可做的不是御膳?那些打着御膳招牌的餐厅,也从来没人去考据他们的来历。

韩熙林的商人本色在这一刻发挥到极致,灵光一现,他忽然想到了一个把萧可长期留在B市的好办法。但在说出来之前,他想先探探他的口风。

两人在餐桌面对面坐下。吃了几口心心念念的鲜烩三丁,细细品尝片刻,韩熙林才问道:“萧可,这部电影拍完之后,你有什么打算?”

“尽量接活儿,站稳脚跟吧。”

很务实。韩熙林暗自点头,又问道:“有没有考虑过生活来源的问题?”

“钟导说这次电影片酬给我八十万,加上综艺的一万,就算扣了税,剩下的应该够我花到有新片约。”

萧可还不知道身为艺人,少不了置装费车马费助理工资撑门面奢侈品等等乱七八糟的开销,觉得这笔钱数目不少,够自己吃好一阵子了。

韩熙林也没想到演艺圈还有这么节俭的艺人,只好临时把游说之辞改了改:“凡事总要以防万一,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觉得以你的手艺,可以开一家餐厅,教几个徒弟,说不定比当演员更赚。”——到时你就全职当大厨好了。

他在心里默默加了一句。

开饭庄似乎是挺赚钱,但在古代得先与衙门地痞搞好关系,不然赚的还不够被讹的,现代不知又是怎样一套规定。萧可想了想,决定详细打听下再做决定:“听上去不错,我和朋友商量下。”

欲速则不达,韩大董事再度将天使风投注资控股包干分红的那套说辞咽回肚子,改变话题。

两人虽然同住了一个多星期,但以往韩熙林每天早出晚归,最多早上互相问声好,等晚上回来,萧可早睡了。像今天这样就着美食轻松地闲聊,还是第一次。

一顿饭吃下来,萧可觉得这位新室友混得不错,能力超群,心说放在古代,一定是个能吏。

韩熙林则愉快地发现,萧可是一名有艺术追求的演员。在这个浮躁投机的时代,艺术梦想固然可贵,却有些理想主义。不是说不能成功,而是机率太低。

做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他固然佩服萧可,却不会因此错失良机。见缝插针造个势,往天平上增加一点让萧可下定决心开餐厅的法码,是很有必要的。

当天晚上,他又给钟导打了电话,嘀嘀咕咕了老半天。

于是,发布会这天,剧组郑重宣布,电影亮点除了可爱的萌娃,搞笑的剧情之外,还有特别的美食。剧中角色小萧老板店内的所有糕点,都将由扮演者萧可本人亲自制作。每次拍摄完后,还会赠送给探班的记者和粉丝品尝。

鉴于萧可在节目中表现出的高超厨艺,没人觉得剧组奇葩。不少人都兴致勃勃地搜索拍摄地点,准备有机会去蹭小哥哥亲手做的美食。不在B市的观众则哀嚎不已。

或许只有钟导知道真相,不过也仅仅只是一部分。

——难道韩大董事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厨师这个设定被萧可承包了吗?

开机以来,钟导每天看见萧可,都会情不自禁就这个问题陷入沉思。

作者有话要说:  

☆、电影预热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